蹲定金、付尾款、湊滿減、預售制……雙十一的戰(zhàn)線真是越拉越長了。有人驚呼這是欺詐,有人則戲稱:“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價格二百五,一通操作下來,反倒比平時還要貴得多,百億補貼原來補貼的是商家嗎?”
怎么?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大促難道不是商家讓利、消費者得益的嗎?新浪財經做過一期街頭采訪,不少被訪者稱都曾遭遇過“先漲價后打折”的套路;豆瓣“不要買小組”上,不少人發(fā)帖質疑商家的“提價再打折”;有網友特意使用比價軟件卻被屏蔽……雙十一在即,套路化的“提價再降價”的手段和“全年最低價”的噱頭并不鮮見。引導消費者往下跳的價格陷阱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商家的利益驅使、平臺的保障機制不完善、消費者的野性消費……然而最根本的還是買賣雙方存在的信息差,帶來了信息不對稱和買賣雙方地位不等,消費者從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明降暗漲”的亂象似乎由來已久,信息不對稱也在精心的程序偽裝下愈發(fā)變本加厲。11月4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在官網發(fā)布《中消協消費提示:“雙十一”購物這六點注意事項請收好》一文,提醒消費者不可迷信雙十一期間的“低價”。消協組織多年的價格監(jiān)測和消費者投訴顯示,有些商家會采取“先提價后降價”的策略,以此迷惑消費者,經過促銷后實際到手的價格反而要貴于平常。有些商家還會設置復雜的滿減和打折規(guī)定,讓消費變成了“數學考試”,使消費者迷失于計算促銷得利的迷霧而不可自拔。商家清楚知曉規(guī)則,但消費者卻對規(guī)則一頭霧水,信息的不同步容易導致消費者在雙十一里失去知情權和選擇權。消費者仍是這場比賽的運動員,而本應同為運動員的商家卻搖身一變,享有了裁判的權利。
起初,雙十一是為了促進消費、帶來經濟增長而設置的狂歡節(jié),然而在當下,“眾樂樂”的狂歡節(jié)是否變成了“獨樂樂”?看似是消費者和商家雙贏的雙十一最后卻變成了一場單方面圍獵肥魚、收割韭菜的活動。為此,市場監(jiān)管總局發(fā)布了“禁止采取先提價后打折”的工作提示,旨在規(guī)范網絡交易市場秩序,讓消費者心里有底。“堵”有了,“疏”又何在?信息不對稱的本質是不平等信息的交換行為,是權責不對等的分配難題。如果消費者沒有享受到應有的信息知情的權利,處罰禁令依舊彌補不了規(guī)則的漏洞。只有提高商品價格和促銷手段的公開與透明,才能從源頭上真正防治信息不對稱。
雙十一的價格戰(zhàn)早已過半。面對可能存在的惡意湊滿減退單行為,有的商家設立了專門的湊滿減鏈接避免損失;面對繁雜的促銷規(guī)則,消費者卻一籌莫展,毫無頭緒。只要信息不對稱的鴻溝一直無法被填補,消費者的自我甄別和篩選能力就會永遠輸在起跑線上。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新商報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imtoken下載 |imtoken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尼達尼布翻譯 |媒體采購網
中國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