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泡面神器”差點不保了?近日,一則“Kindle或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不脛而走,瞬間激起千層浪。雖然官方迅速辟謠,只是芯片短缺導致缺貨,但是從Kindle近年來在市場上的乏力表現也能看出,作為一款純粹的電子書閱讀器,它已漸漸失去消費者的青睞了。
如今“蓋泡面神器”有多好用,曾經的Kindle就有多香。在那個智能電子設備井噴的年代,Kindle電子書閱讀器可能算不上最有創(chuàng)意的,但一定算得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電子產品。如果說,喬布斯的iPhone讓世人看到原來手機是可以一整塊屏幕來代替實體鍵盤。那么,Kindle則讓人們看到原來書也可以通過一塊屏幕來“讀”。模擬紙質書的墨水屏、單手握持的大小、單一功能的封閉系統(tǒng)以及人們戲稱的“文青”屬性加成,這些鮮明的標簽都讓Kindle在國內市場上高歌猛進。根據官方發(fā)布的數據,從2013年登陸中國市場,截至2018年6月,Kindle電子書閱讀器在中國累計銷售數百萬臺。
然而,市場上沒有永遠的“霸主”。盡管Kindle目前仍占據全球電子書閱讀器市場60%以上的份額,但它在國內市場熱度退散卻是肉眼可見。先從自身找原因,Kindle在后續(xù)產品優(yōu)化升級上,雖不能說毫無新意,但也可算得上乏善可陳。產品設計落后潮流、設備配置低,功能過于單調,加之在中國市場上的定價“水土不服”……漸漸地,消費者開始轉向性價比更高、品質功能更優(yōu)的國產品牌。
但更大的沖擊,來自消費者使用習慣的轉變——電子書閱讀器已經不再是消費者的專屬用品。誰能想到,智能手機與電子書閱讀器同一時代的產品,如今,前者隨便拿出一個App就能將后者大部分的功能囊括在內,甚至可能比它做得更好。而且,當墨水屏的閱讀體驗不足以抹平智能手機的便攜性時,人們會作何選擇,不言而喻。此外,眼下的手機不只是能看書,還有長短視頻、聽書直播等比看文字更有趣的“閱讀”方式。此消彼長之下,電子閱讀器泛出“泡面香”,也不足為奇了。
與其說電子書閱讀器不香了,倒不如說是在影音閱讀的潮流之下,文字閱讀與大眾有些漸行漸遠了。但因為閱讀大環(huán)境的一時頹勢,就判定電子閱讀器進入退場倒計時,卻也言之尚早。事實上,電子書閱讀器一直是深度閱讀用戶的必備工具。有調查顯示,2020年中國電子書閱讀器出貨量為237萬臺,到2023年將增長到275萬臺,可見其市場潛力。在頭部品牌競爭力有所下降的背景下,這對于國產品牌來說,不失為一個奮力直追的機會。除了在拓展功能體驗上大膽創(chuàng)新之外,更應在內容服務上下苦功夫。畢竟,內容才是閱讀的生命力。當電子閱讀器飄出“書香”時,自然會有人聞香而來。
新聞發(fā)布平臺 |科極網 |環(huán)球周刊網 |中國創(chuàng)投網 |教體產業(yè)網 |中國商界網 |互聯快報網 |萬能百科 |薄荷網 |資訊_時尚網 |連州財經網 |劇情啦 |5元服裝包郵 |中華網河南 |網購省錢平臺 |海淘返利 |太平洋裝修網 |勵普網校 |九十三度白茶網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啟哈號 |速挖投訴平臺 |深度財經網 |深圳熱線 |財報網 |財報網 |財報網 |咕嚕財經 |太原熱線 |電路維修 |防水補漏 |水管維修 |墻面翻修 |舊房維修 |參考經濟網 |中原網視臺 |財經產業(yè)網 |全球經濟網 |消費導報網 |外貿網 |重播網 |國際財經網 |星島中文網 |上甲期貨社區(qū) |品牌推廣 |名律網 |項目大全 |整形資訊 |整形新聞 |美麗網 |佳人網 |稅法網 |法務網 |法律服務 |法律咨詢 |媒體采購網 |聚焦網 |參考網 |熱點網
亞洲資本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1-2020 亞洲資本網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網站:55 16 53 8 @qq.com